【113年度法律與性別意識志工培訓-課程二】 情緒教育與陪伴技巧實務
【113年度法律與性別意識志工培訓】
「113年法律與性別意識志工培訓課程」規劃法律、心理及多元性別三個類型的主題課程,希望培力志工熟悉性別暴力、#Metoo 被害人相關法律及心理專業知能,深化志工協助民眾的能力,讓整體服務更貼近民眾的需求。
第二堂培訓課程同樣由顏莉璟社工督導及王璧華諮商心理師帶領志工們學習情緒教育與陪伴技巧。莉璟督導先以撲克牌暖身小遊戲作為開場,透過遊戲引導大家體會協商與溝通的重要性。為了達成遊戲任務,大家必須快速且友善地與他人互動,避免在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不適感。而在實務中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同理心,讓當事人感到溫暖,而不是急於給出我們自認為的解決方案。
莉璟督導隨後帶領受訓志工透過戲劇片段進行覺察,理解數位性暴力受害者及其支持者的肢體語言、口語表達及情緒波動。經由小組討論,受訓志工更加明白如何成為一位有效的助人者:關注當事人的意願及其復原的狀況,避免以工作者的角度強加自己的觀點,而是以同理心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耐心傾聽並適時提供建議。
莉璟督導也安排受訓志工進行角色扮演練習,模擬實務上可能遇到的問題。在這過程中志工可以深刻體會到,承擔和接住當事人的情緒及狀況是極其重要的。助人者應以理解取代批判,避免對當事人進行評價或指責。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應避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他們身上,當事人往往害怕的是沒有獲得理解與支持,進而造成二度傷害,因此助人者必須創造一個讓他們感到安全且值得信任的環境。
在課程最後,璧華心理師特別向受訓志工強調自我照顧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保持專業固然關鍵,但下班後的身心靈照護同樣不容忽視。過度疲憊往往會影響到身心健康,甚至損害工作表現。因此,璧華心理師鼓勵大家分享如何調適情緒,並提醒助人者應學會覺察自己的身體及內在變化,找出壓力源,以健康、舒適的方式舒緩壓力。必要時,也要學會尋求同儕的支持,唯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