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商品介绍
2
107.07 《厌世妈咪日记》映后座谈3
Missing parameters [name]
首页 首页 电影看性别 107.07 《厌世妈咪日记》映后座谈
52

107.07 《厌世妈咪日记》映后座谈

2018-07-24 电影看性别

090db6093e730452c7b9539745bea554.jpg

7月22日,高雄新知和高雄市电影馆合作《厌世妈咪日记》(Tully)电影放映暨映后座谈,并邀请请到新知理事李淑君助理教授与民众对谈片中的议题。

《厌世妈咪日记》所描述的一名母亲玛罗(Marlo)在已有两个孩子的情况,又产下了第三个孩子,原本忙碌的生活又面临了新的困境,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在弟弟的建议下决定聘请了夜间保母塔莉(Tully)为他打点夜晚的家务。片中以令人压迫的方式表现了一名母亲在家中必须要处理的大小事务,而电影的核心精神在於透过塔莉的出现,唤醒玛罗在成为母亲以前的自己,就算生活被孩子、杂事淹没,也不要忘了照顾自己。

本片也带出几个议题,片中玛罗忙完一天回到卧房,面对的是丈夫躺在床上打电玩,对於孩子、家务不闻不问,社会要求父亲在家庭的付出是否远远少於母亲?「亲职」是否等同於「母职」?社会对於家庭分工仍然停留在女性应该照顾家庭的想像之中;当玛罗购买低咖啡因的咖啡时,被路人指导低咖啡因也具有咖啡因,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彷佛整个社会都要指点你如何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

李淑君教授在映后的座谈中,将电影情节带向了公共议题,不仅是家庭内的性别分工,社会对於托育、托婴的需求也并非我们所想像的如此个人化。电影中以夜间保姆的制度解决照顾小孩的问题,台湾并不存在这样的制度,我们多以日间保姆或是牺牲双亲之一的工作来换取更良好的照顾,但若是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要如何承担照护小孩的责任?但电影的结尾依旧将公共的托育问题回归到个人身上,以双亲合作营造出解决问题的氛围,然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双薪家庭,个人化的解决方式显然对於育儿并无太大帮助。

座谈中亦提到,母亲感到受挫及困境经常是由於社会并未给予母亲足够的支持,并歌颂著一种「母爱迷思」,母亲牺牲自我而成就孩子才是「伟大的母亲」。在少子化与高龄化的照护压力之下,照护议题将走出家门,我们势必需要好好思考社会应该要给予母亲、家庭、照护者什么样的支持,如何避免因社会条件不友善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文/曹亦佳/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实习生

fb0ddae44f576cca0a509d7b34d923e9.jpg

d0bd0d7f71ec07d89ebaee94f3538c12.jpg

14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