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商品介紹
2
106.09 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3
Missing parameters [name]
首頁 首頁 照顧公共化 106.09 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
69

106.09 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

2017-10-25 照顧公共化

63d4156dd8ea5bc907aa27fb3bc47b68.jpg


【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系列活動紀錄

場次一:照顧者/被照顧者之陪伴

文/朱怡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研究生

長期照顧是近年來國人矚目的議題,而我們看見許多家庭對於照顧老年人或失能者多為家中女性,但身為陪伴者的她們勞心勞力,自我本身的需求時常是被忽略的。在今日講座中,很榮幸邀情到高師大楊佳羚老師引領在地婦女一同透過被照顧者與照顧者兩方不同的立場與需求,並分享自己身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以及透過比較台灣與瑞典在長照政策下的發展相異之處,讓在地婦女對於長照政策的發展具備更深度的瞭解。

本協會於今(9/12)日在美濃愛鄉協進會舉辦【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系列第一場「照顧者/被照顧者之陪伴」。很榮幸邀請到高師大楊佳羚老師引領在地婦女一同透過被照顧者與照顧者兩方不同的立場與需求,並分享自己身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以及透過比較台灣與瑞典在長照政策下的發展相異之處,讓在地婦女對於長照政策的發展具備更深度的瞭解。

本次也邀請到楊爵綺老師擔任我們的與談人,在她的生命經驗中是身為照顧者的角色,其中她提到當被照顧者身為男性時,由於在過去時空背景下,被照顧者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依然無法改變,會有自己的男性地位下滑的意識形態出現,因此也常拒絕照顧者是女性的性別身分,使得照顧者又更勞心的去安慰與陪伴。

其中更深入談論到關於「如何生活」,在過去台灣的文化背景與政策制度下,無論是兒童、青少年、家長,每天都在繁忙的生活下度過,有時放假也很沒時間安排培養興趣與嗜好的活動,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不是很簡單事情,這是需要去培養的,當缺乏這一部分的養成,會導致在老年來臨或是失能時,完全失去生活重心以及生活圈,無法想像在老年生活的畫面,進而出現徬徨、焦慮、害怕面對生活、死亡等負面狀態,這都會是讓照顧者很難去協助的部分。

最後大家從不同視角了解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雙方之間的需求後,可以明白兩方觀念以及溝通是需要被建立的,而透過這次的連結與交流後,照顧者能夠看見自我本身的需求何在,以及當被照顧者有突發事件發生時,要如何面對與處理。

場次二:居家照顧之在地支援網絡

文/李冠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專員

本協會繼本月12日舉辦第一場【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後,昨(9/13)日緊接著在美濃愛鄉進行第二場工作坊,主題為「居家照顧之在地支援網絡」,邀請到南洋台灣姊妹會南部辦公室楊巧鈴社工與該會印尼姊妹慧芬主講,從其各自在工作、家庭生活中接觸到的在地居家照護支援系統談起,最後由與談人楊爵綺老師帶領與會民眾交流彼此的居家照顧經驗。

對於與會民眾提出如何處理與家中外籍看護溝通問題時,慧芬特別分享自己剛嫁來台灣時之日常,包含擔當照顧公婆的角色,又因語言隔閡、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差異導致與夫家人的摩擦,透過長期的協調與溝通,漸漸達成彼此能接受與讓步的平衡。現在的她,除了本身同理照顧者的困境外,也較以往更了解被照顧者的需求;尤其是當照顧者為外籍看護時,如何創造、維持良善的溝通,以滿足照顧者/被照顧者雙方需求,更是她致力於在居家照護領域中,協助其他新住民姊妹/外籍看護的重點工作。

活動結束後,講者及與談人徵詢幾位參與民眾意願,前往其中一位與會者家中探視被照顧者與外籍看護,透過彼此實際的會面交往,嘗試著將原本落在以家為單位的照顧責任,發散至鄰里社區之間,一步一腳印慢慢地織出在地居家的照護網。

場次三:在宅醫療服務經驗談

文/林芳富/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研究生

台灣人口老年化達到14%,戰後嬰兒潮轉變成銀髮海嘯,加上近年來出生率降低。因為長輩們不良於行或是身體不適不耐久候,住宅醫療的需求日漸提高。因此本協會於昨(10/13)日前往美濃農會舉辦【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第三場工作坊,主題為「在宅醫療服務經驗談」,並邀請到高醫家醫科李純瑩主任與小鄉社造張淑菁專員,在本協會彭渰雯理事長帶領下,一同對話交流。

李醫師指出,老年人是醫療資源的主要使用者;高齡長者的健康問題複雜(如老化、多重疾病、失禁、營養不良、失能、憂鬱、疼痛、吞嚥咀嚼困難、跌倒、失智等)。不同於一般疾病者,老化是一個複雜的動態過程,功能退化經常是最終的共同表現,已非單純使用藥物就能改善的問題。所以高齡病人的健康狀態指標應該是傾向功能狀態的診斷大於疾病診斷,一旦老年人失能無論有沒有多重疾病,死亡率就會提高。

“Functional ability” 是維持獨立自主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功能狀態的改變經常是老年人疾病表現的重要症狀之一。這些功能包含社會支持,環境支持,經濟條件,情緒狀態,認知功能,靈性狀態,認知功能所以長照的功能應該能支持到老年人的整體照顧,而不是只關注在疾病身上,而高度專科化的醫療型態對於多重健康的高齡長者並不能完全符合他們的需求,醫療的終極目的應該是提高穩定生理指標器官功能,延長生命與生活品質、注重人性關懷。面對高齡且多重疾病並失能的老人來說,我們應該要考量老人本身的自主意願。所以應該要針對高齡長輩的需求去細緻個別化的醫療與照顧。而這些醫療與照顧要考慮到功能動態的變化及生活品質,個別的背景、文化、價值觀、期待等差異,周全性與整合性,治療的風險與效益,病人的需求與期待。要多方面去考慮病人的狀態才能去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家」可以穩定個人精神層面的需求。事實上,過去已存在宅醫療服務,這類的服務是針對需要管路維持生活的病人才有的服務。醫師的角色是支援護理師的角色,醫師做病人訪視前必須要有繁瑣的行政報備,病人也必須要回醫院拿處方藥物,醫療與照顧彼此不相溝通的。2015年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為了提升不便就醫的患者的醫療照護品質與改善現行的不同類型居家醫療照護片段式的服務,同時也鼓勵醫事服務機構連結社區照護網絡提供住院替代服務,針對住在家裡因失能或疾病不便行動的照顧對象所特別設計的。住宅醫療的服務就像是在醫院看病一樣,只是場景在家裡,同時也會檢視病人的生活環境、日常飲食與藥物使用。住宅醫療服務能貼近病人的需求,也能適時的協助家屬的照顧需要。住宅醫療能更有溫度的將醫療服務融入整個家庭,連結醫療與家庭,打造一個更友善的安心在地老化社會。

最後,張專員也分享自己長期於社區訪視在地服務的經驗。她指出,政府所推廣的長照ABC,C就是最基礎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透過C據點也能夠去接觸到AB的資源。C據點能夠提供長者休息的空間、也有安排運動課程與供餐,一個月酌收兩百多元的費用。是一個能夠提供長者另外一個交誼與持續學習的空間。而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也能重新凝聚社區力量,希望能建立老人家們正確的老化健康概念,追求一個善終的概念。也培育師資將團隊服務帶進社區,也希望能將師資在地化,以期重新建立長者的自我價值,創造長者人生的第二春。

場次四:居服員照顧經驗談

文/黃雅婷/高雄師範大學聽語所

本協會於昨(10/20)日在美濃農會舉辦【高雄新知x前進美濃】長照工作坊系列最後一場「居服員照顧經驗談」。

很榮幸邀請到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簡瑞連理事長,分享當一般家庭面臨至親生病時,常見的問題包含以下幾點:
(1)家庭負擔重。現今台灣的長照模式仍以家庭化的脈絡思考,由個別家庭承擔,雖然長照2.0 政策期盼以社區整合方式,減輕家庭的負擔,然而相關配套措施尚未完善,照護責任仍落在家庭中,形成單打獨鬥的局面。
(2) 政府資源缺乏。公部門多提供短期資源,或是申請服務困難,甚至有一種看的到吃不到的感概;且政府資源存在嚴重城鄉資源差距,偏鄉地區由於經費不足及服務據點不足,更難以及時得到協助。
(3) 照顧工作性別化。主要照顧者多由女性承擔,女性家庭成員承擔過重的照護壓力。
(4)照護人力不足。許多家庭並無多餘人力可以投入照護服務,且由於照護職場低薪資,高勞動工作型態,導致願意從事長照者少,但即使申請外籍看護協助,可能遇到長輩無法適應雙方語言與生活習慣隔閡的問題。

簡理事長生動的以自身的照護經驗,引導民眾看到台灣的長照縮影,以及所面臨的困境,讓聽眾對於長照問題有更多面向的了解,並能及早因應準備。最後,簡理事長說明長照1.0與2.0的服務差異,包含服務對象擴大、包裹式給付,核銷鬆綁、整合分立服務(ABC級社區整合服務)等,雖然長照2.0許多項目仍在規劃當中,服務未能完整到位,簡理事長鼓勵聽眾可以積極瞭解並投入長照內容規劃,善盡監督的責任,使長照內容更能貼近你我的生活,真正達到同村照顧、社區一家親的目標!

1412446